枇杷山宝库上海股票配资公司
小小考古家
蓄势待发,考古之魂觉醒
小小考古家档案
这里是宝库小小考古家档案
考古的风终于吹到了枇杷山宝库,自去年10月底“宝库考古探方”开业以来,有这样一批“幼崽”,他们来到宝库,穿上考古工作服,拿上工具,化身小小考古家,进行考古发掘。
展开剩余90%他们年龄层次不同,发掘风格多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档案里面有哪些小考古家吧!
考古风格档案
人类幼崽考古流派大赏
每一个来宝库体验发掘的考古幼崽,都有独属于他们的发掘风格,经过小编的细致整理,他们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学术派:沉稳细致考古家
有这样一类小考古家,他们年纪不大,但已经逐渐有了老干部风格,具体体现在:每一块石头都是他们的怀疑对象,每一个土块都要掰开来观察……
考古流派:学术派
考古风格:沉稳细致且听话
代号:细节强迫症选手
口头禅:“老师,(拿着一块石头)这个是文物吗?”
抽象派:逐渐丢失耐心
这个派别乍一看不靠谱,其实是真不靠谱。抽象考古选手一般有固定的特点,他们的耐心很少,并且体力不够,导致他们最后会因为挖不到文物而变得“抽象”。
考古流派:抽象派
考古风格:逐渐丢失耐心并疯魔
代号:电量三秒选手
口头禅:“老师,怎么还没有挖到文物啊,啊啊啊!”
印象派:豪放不羁随他风
印象流派是最不可控的,你往往把握不准他们的真实意图,一开始他们可能是冲着挖文物去的,但是到了最后,就会变成纯挖土。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就是建立在老师的痛苦之上。
考古流派:印象派
考古风格:豪放不羁随他吧
代号:人形挖土机
口头禅:他们没有口头禅,只是埋头不语猛挖土。(在老师逐渐崩溃的目光下)
佛系派:偷懒哭求帮助
佛系派特点是爱偷懒,他们的好奇心不强且行动力差,做事有始有终但体力容易透支,所以妄图通过装可怜让老师帮他挖。这么可爱的幼崽,那个老师能拒绝的了!
考古流派:佛系派
考古风格:偷懒装可怜
代号:真幼崽冥想大师
口头禅:“老师,(星星眼)你可以帮帮我吗”
现实派:天选考古强者
现实派是真“小孩哥、小孩姐”,他们热爱考古且对考古知识一点就透,一教就会。耐心、体力、智商均在线,是老师眼里的天选考古人,是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小孩。
考古流派:现实派
考古风格:认真专业有耐心
代号:天选考古家
口头禅:真正的考古家是没有口头禅的,他们的专业度就是他们的“口头禅”!
优秀小考古家
请收下我的膝盖
虽然每一位参与考古发掘的小朋友都有独特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够出色,许多小考古家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华。我们特别选取了几个小考古家作为代表,并将他们的考古日记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考古柯南」小芮 五年级
神操作:仅通过发掘出土的文物纹饰判断出文物的大概年代。
2024年12月1日 星期六 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重庆枇杷山宝库,来了一场超酷的考古研学之旅,我激动得心脏都要蹦出来啦!
一进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室,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啥都新鲜。桌上摆满了稀奇古怪的工具,有小铲子、毛刷,还有放大镜。叔叔阿姨们专注地忙碌着,有盯着文物碎片,像是在跟它们“悄悄对话”,拼凑着历史的谜团;有的拿着笔,刷刷记录,神情严肃又认真。紧接着,一位亲切的考古工作人员开启了知识小课堂,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文物出土、修复的过程。原来,文物出土时就像娇嫩的宝宝,得用小铲子、毛刷,小心翼翼地”抱”出来,半点马虎不得;修复时更加复杂,要清洗、拼接,补缺,工序一道又一道。我听得入神,脑袋里全是文物们跨越干年,历经沧桑的画面。
最让我兴奋的模拟考古环节来喽!我手握小铲子,跳进沙坑,化身小小考古学家。没挖几下,“哐当”一声,一枚古钱币露了出来,我瞪大眼,心花怒放。接着又陆续挖到好几枚,它们灰扑扑的,却透着古扑的气息,仿佛在诉说过去的故事。
这次宝库之行,让我跟历史,考古撞了个满杯,一颗向往考古的小种子在我心底种下。我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学知识,争取亲手揭开更多历史的神秘面纱!
「文物收割机」小锐 二年级
战绩:挖到了埋藏的几乎所有“文物”,其中包含了战国刀币和不同年代的铜币,还有若干青花瓷碎片,宝石等,大获全胜!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去重庆枇杷山宝库考古,我们先去了图书馆签到,获得了一张虚拟身份证,跟同学们组成了一支小分队。
考古之旅正式开始了!我们队队长带领大家先去了博物馆讲了考古的基本知识以及给大家看了一些人、动物的骨头和植物的种子。又去了考古的单位,这个单位的名字一般人都不知道。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给你说。嘿嘿,看你这么可怜就还是告诉你吧!这个单位的名字叫探方,我们在这里考古,我很快就挖出了青花瓷碎片、宋元通宝、玉石和刀币。
这次考古我知道了考古不是探险、挖宝、盗墓。挖到的东西不叫宝贝,是叫文物。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
「超绝记录家」小晨 三年级
高光时刻:将文物清理并完成所有文物的记录工作,被队长点赞!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天 小雨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枇杷山宝库干了田野考古。
我们来到民国时代的大房子,里面有一个黄色的大帐篷,底下有一个人工考古基地。首先考古老师给我们说了考古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比如我知道了我们现代一般是用的手铲和毛刷,在古代的时候洛阳铲最早是用来盗墓的,我还知道了考古最基本的单位叫“探方”。
在考古之前,我们先要穿上防护衣,然后在士地里去考古,因为老师对时间有要求,所以非常紧迫,我快速地挖出了铜币和青花瓷碎片。我把文物挖好以后,我们要用毛刷把它清理干净,然后把它依次放进序号袋里。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离开了,因为我们还要复填,不然的话,动物有可能会掉进坑里的。
然后我们带着文物去了文物室,在文物室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各种铜钱的名字,有秦半两、五珠钱、永乐通宝铜钱、开元通宝铜钱、宋元通宝这些铜币的名字。
最后,因为宝物是国家的,所以老师为了做纪念,老师给我们送了仿真的文物。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考古发掘进行时
坐等中奖
总编辑/丁政义
副总编/余满生 责编/田一柯上海股票配资公司
发布于:北京市